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意思是“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董仲舒曾告诉汉武帝:“天人相与(相互感应和影响)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材料二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

——安提丰(古雅典演说家)

材料三

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

图片表明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罗

泰格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该图由莫尔塞于1782年镌版。

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四 “我们的政论家们不能从原则上区分主权,于是便从对象上区分主权。他们把主权分为强力与意志,分为立法权与行 * * ,分为税收权、司法权与战争权,分为内 * * 与外交权。他们时而把这些部分混为一谈,时而又把它们拆开。他们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怪物。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能形成主权权威的正确概念,因为把仅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误认为是主权权威的构成部分。”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

——摘编自M.J.C.维尔《宪政与分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对天人关系和古希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明信片的创作意图。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卢梭关于“权力分立”的观点,并阐明你的看法及理由。

答案

(1)古代中国:个人修养和统治策略都要符合天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希腊:法律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人意志的产物,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来处理社会关系的理念。

(2)创作意图:该明信片肯定卢梭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宣传卢梭的“天赋 * * ”“社会契约”等启蒙思想;用明信片这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3)观点:人民主权不可分割,不能因为政治权力的分割与制衡而忽视了权力的来源——人民。

看法:卢梭的观点有道理。

理由:他强调了国家权力和人们主权的不可分割性,批判了从形式上建立权力分割机制的做法和忽视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意志的思想;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历程正是卢梭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思想。第(1)问,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古代希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即可。第(2)问,首先正确解读明信片中的信息,然后联系卢梭的成就进行分析说明。第(3)问,先概括材料三、四中卢梭的观点,然后辩证地分析、说明对卢梭相应观点的看法。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