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时,向一支盛有0.1克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毫升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过滤得到澄清溶液,下列对于该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克

B.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C.该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

A、0.1g熟石灰在10ml水中并未溶解完,所以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0.1g,故A错误;

B、0.1g熟石灰在10ml水中并未溶解完,所以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0.1g,但不能确定溶质的具体质量,故不能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错误;

C、根据题意,20℃下0.1g熟石灰在10ml水中并未完全溶解,所以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升高温度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国际金融风暴”一词是同学们在看新闻时经常能听到的词汇,它是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烈度不亚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 “国际金融风暴”也迅速地蔓延到我国,正如温 * * * * 在200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生产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08年这场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1929—1933年这场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灾乱。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缓解了这场危机?德国和日本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建立了什么 * * ?为什么美国与德国、日本面对这场危机走上了不同的解决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中希特勒和罗斯福各自施政举措,简析两国不同道路所产生不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德国、美国历史上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影响来看,给我们哪些启迪?面对当前经济危机,请你设计一个应急预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