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3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人物著作核心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伏尔泰《哲学通信》“自由”“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 * * ”“人民主权”
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人非工具”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两次“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3分)

(3)据材料二,概括上述人物思想的共同性。(2分)并谈谈他们思想的政治意义。(2分)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为政以德;实行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3分,答出其中任3点即可。)(3分)

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2)原因:共和体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分,答对3点即得3分。)

(3)共同性:理性。(2分)

政治意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制度创建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2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题目实际上就是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各自提出的政治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为政以德;实行法治;无为而治;兼爱、非攻。民国初年五四时期: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出现的条件:民主共和体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这四个人物都是启蒙思想家,因此这四个人物共同的思想是理性主义。这四个人物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制度创建做了舆论和理论准备。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