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自《左宗棠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7分)
(1)观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加强国防;海防、塞防并重;主张收复新疆。(8分,每个要点3分,三个要点全部答对给满分)
(2)评价:推进洋务运动;捍卫领土主权; * * 太平天国。(7分,每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全部答对给满分)
题目分析:(1)依据材料“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可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依据“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可知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依据“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可知他的主张和李鸿章相反,主张收复新疆。
(2)依据所学知识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推进洋务运动功不可没,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主权,但其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积极 * * 太平天国。对于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