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首诗不能反映的是

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C.近代民族丝织业兴起

D.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材料反映的是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上海开埠通商所导致的农业与手工业逐渐分离的过程,所以可以反映ABD,但是没有体现C,故选C。

单项选择题

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技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形成数字地球的设想已变成现实

B.数字地球是新千年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

C.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核心是数字地球

D.数字地球是一种战略思想,它具有整体性和导向性,任何一个科研单位,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形成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