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房地产公司计划在北京开发某住宅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有A、B、C、D、E、F六家施工单位领取了招标文件,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2010年10月20日下午17:30为投标文件接收终止时间。在提交投标文件的同时,须投标单位提供投标保证金20万元。
在2010年10月20日,A、B、C、D、F五家投标单位在下午17:30前将投标文件送达,E单位在次日上午8:00送达。各单位均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供了投标保证金。
在10月20日上午10:25时,B单位向招标人递交了一份投标价格下降5%的书面说明。
开标时,由招标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并宣读了A、B、C、D、F承包商的名称、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在开标过程中,招标人发现C单位的标袋密封处仅有投标单位公章,没有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有4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经济专家1人,技术专家1人。
招标人委托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经过综合评定,评标委员会确定A单位为中标单位。

问题


在开标后,招标人应对C单位的投标书作何处理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在开标后,招标人应对C单位的投标书作废标处理。
因为C单位因投标书只有单位公章未有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要求。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从诞生时就有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学术研究、诗文写作等方面的巨大功能。这些功能,对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我们都不能低估,当然还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那林林总总的法帖,是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的“文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散佚丢失,同时仍有大量保存。“文本”之文化传承价值,不可估量。另外,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古人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同时也重视汉字书写的“审美”。古往今来,人们对书法的美有着更多的赞誉,就是因为汉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如今,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经济运行、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积累等实用性方面,汉字的毛笔书写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从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广泛使用到硬笔书写的出现,到手工的打字机的出现,再到电脑的发明与普及,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被弱化。但汉字的毛笔书写今天仍然存在并在一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原因就在于书法还有审美功能。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由此书法也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的彰显和提升是古老的中国书法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由传统社会的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变成了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这一历史性转换,以及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价值、地位的重要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的实用性弱化之后,仍然为大众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显性”存在,作为现代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种“文化景观”和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身份”是什么呢?它以什么样的“身份”与当代人发生联系呢?我们从具体的考察分析入手再到宏观的综合研究便会发现,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从出现开始就具有非常强大的实用功能。

B.中国书法在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

C.中国书法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从古到今都得到了人们同等的重视。

D.中国书法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一种“显性”存在,是一种“文化景观”。

2.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仍然为大众关注” 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B.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而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

D.中国书法已成为书法家“创作”、大众积极参与和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一直发挥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诗文写作等方面的作用。

B.从印刷技术的广泛使用到电脑的发明与普及,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完全丧失。

C.中国书法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之后,理所当然地作为审美对象被当代人所欣赏。

D.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身份”、功能、价值和意义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