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推断题

A、B、C、D、E为5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B的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类物质甲。A、E同主族,A、B、C、E都能分别与D形成原子个数比不同的常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族,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C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3:1和2:1构成分子M和N,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在微电子工业中,M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C、E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一种成分。现取13.0 g乙,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一种气体单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 72L)和一种同体单质,则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近年来太原市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C2(g)+D2(g)2CD(g),是导致 汽车尾气中含有CD的原因之一。T℃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2与5 mol D2,达到平衡后CD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通入10mol C2与5 mol D2,达到新平衡时C2的转化率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D的平衡浓度将____。

(5)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可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

CH4(g)+4NO(g)=CO2(g)+2H2O(g)+2N2O(g) △H2

CH4(g)+2NO2(g)=N2(g)+CO2(g)+2H2O(g) △H3=-867 kJ/mol

△H2=___________。

答案

(1)ⅣA;硝酸铵

(2);2NH3·H2O+3H2O2=8H2O+N2

(3)NaN3

(4)0.11;不变;增大

(5)-1160 kJ/mol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才满前 畯:通“俊”。

B.妒宠而负,争妍而取怜恃:动词,依仗。

C.采于山,美可茹:吃。

D.车服不,刀锯不加维:束缚。小题2:下列均是写隐居之乐的一项(     )(3分)

①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

②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③起居无时,唯适之安。

④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⑤盘之阻,谁争子所?     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第一段以简练的笔墨叙写盘谷得名的由来,描绘了一个清静幽美、超脱尘俗的境界。

B.李愿所说的话描述了三种人:“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作

者借李愿之口,对这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

C.最后一段作者用极富韵味的诗歌来唱叹盘谷的环境之美、隐居之乐,表达了作者的企

慕向往之情。

D.本文从正反两方面着笔,隐居者心灵之高洁与小人灵魂之卑污,形成鲜明对照,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态不言自明。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3分)

(2)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