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 今年,宿迁市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1) 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 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PM2.5 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 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 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 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划线句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上面材料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 林洁说: “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PM2.5是什么(或“PM2.5的定义”),PM2.5的大小,PM2.5的来源,PM2.5对人的危害
(2)作比较、列数字;突出了PM2.5微小的特点。
(3)与省内部分城市相比,宿迁当日PM2.5的平均浓度较低(或“仅次于常州”“排名第二”等),低于国家限值,状况良好。
(4)少开车,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持空气洁净(降低PM2.5的浓度)。为宿迁创建卫生城市作出我们的贡献,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