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案例中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
A.甲1998年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2002年假释,2003年又犯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甲1998年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2002年假释,2005年又犯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 8年
C.甲1997年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2000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
D.甲1997年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2003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6年
参考答案:A,B
解析:[考点] 假释、累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 * * 、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可以看出,不得适用假释的情形一般有两种:一是累犯;二是因杀人、爆炸、抢劫、强 * * 、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选项A中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属于不得适用假释的第二种情形。故A选项
正确。
选项B中甲犯抢夺罪是在1998年,被判有期徒刑6年,于2002年假释。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甲假释期满之日应在2004年,所以,甲在2005年犯抢劫罪时,假释考验期已届满。《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甲2005年又犯抢劫罪构成累犯,属于不得适用假释的第一种情形。故B选项正确。
C、D选项中甲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刑罚并没有实际执行。根据前述《刑法》第65条的规定,甲后来不论何时再犯罪,也不构成累犯。另外,甲的故意伤害行为,并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甲只要达到适用假释要求的刑罚执行年限是可以适用假释的。故C、D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