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着人们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定的日子。

材料二 秦国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城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在为“天府之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秦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1分)秦朝还有一著名的水利工程又是什么?(1分)

答案

(1)大禹 李冰  (2)都江堰 灵渠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古代对水利方面由贡献的历史人物,由材料中“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判断出指的是大禹治水;由“秦国”“岷江流城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在为‘天府之国’”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指的是李冰。

第(2)问,考查秦朝都江堰的修建相关内容,回顾已学及上题的解决,可得出秦国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由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另外在秦始皇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为了开放经济,兴修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实验题

(16分)

黄铁矿在高温时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假设矿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黄铁矿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A中的试剂是双氧水,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D中。从A向B中逐滴滴加液体,使气体发生装置不断地缓缓产生气体,高温灼烧硬质玻璃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II.反应结束后,将E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硬质玻璃管D中的固体残渣;

② 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③ 将滤液稀释至250 ml;

④ 每次取稀释液25.00 ml,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仪器C中装入的试剂是。E瓶的作用是。

(2)II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III的步骤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要有;④中取稀释液25.00 ml需用的仪器是。

(4)假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硫元素和铁元素没有损失,则该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该黄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1、c、V的代数式表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