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两个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

(1)向A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的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向B试管中加入干冰,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的a端液面______,b端液面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______(填代号).

答案

(1)镁与盐酸反应放热,使广口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使U型管左侧下降,右侧上升;

(2)干冰升华吸热,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U型管右侧下降,左侧上升;

(3)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E、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烧瓶,若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产生,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F、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G、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两端均与外界空气相连,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故选ABDEF.

故答案为:(1)稀盐酸,镁与盐酸反应放热,使广口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2)上升  下降  (3)ABDEF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遣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选自晋干宝《搜神记》)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康王舍人韩凭(门客)    

B.为城旦(定罪)    

C.以示左右(命令)          

D.俄而凭乃自杀(不久)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缪其/归去来兮   

B.言愁思/吾今赴府    

C.其妻乃腐其衣/洞庭之   

D.屈体就/叶叶交通

3.下列语句全表现韩凭夫妻相亲相爱的一组是  (  ) 

①妻密遗凭书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③俄而凭乃自杀  

④妻遂自投台  

⑤王与之登台      

⑥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⑦又有鸳鸯雌雄各一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⑤⑥⑦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韩凭妻何氏以信誓爱,曲折地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B.文章以鸳鸯鸟和相思树为衬托,突出了韩凭夫妻不畏强暴坚贞不渝的爱情。   

C.韩凭和妻何氏是一对忠于爱情、誓死不屈的夫妻,何氏宁死也不到王府,最后被逼投台而死。   

D.文章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其 雨 淫 淫 言 愁 且 思 也 河 大 水 深 不 得 往 来 也 日 出 当 心 心 有 死志 也 

6.将文段中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