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叙述错误的是(  )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酯化反应

C.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可用于伤口的消毒

D.采煤工业上,爆破时把干冰和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

答案

答案:B

明矾在水中电离出Al3,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并形成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A项正确;油脂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难闻的气味,B项错误;双氧水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杀菌消毒,C项正确;干冰气化后体积膨胀,且CO2可以灭火,D项正确。

实验题

银镜反应是检验醛基的重要反应,教材对该实验的操作条件只是粗略的描述。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1)在干净试管中加入2ml2%                            ,然后,                   得到银氨溶液,分装入5支试管,编号为1#.2#.3#.4#.5# 。

(2)依次滴加2%.5%.10%.20%.40%的乙醛溶液4滴,快速振荡后置于60℃~70℃的水浴中。3分钟后,试管1#未形成大面积银镜,试管5# 的银镜质量差有黑斑, 试管4# 产生的银镜质量一般,试管2#.3# 形成光亮的银镜。

该研究的目的是: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验证和对比实验如下。

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Ⅰ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

实验Ⅱ2mL银氨溶液和

数滴浓氨水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后,得知:

a.Ag(NH3)2++2H2OAg++2NH3·H2O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产生Ag2O的原因是: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用稀HNO3清  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如果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检验醛基时,银氨溶液不能呈强碱性,因为: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