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拉松长跑运动是为了纪念下面哪一次战争中的英雄的?

A.亚历山大东征

B.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希波战争

D.布匿战争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出征希腊,双方在马拉松平原展开决战,雅典获胜。随即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报完捷后倒地身亡。为纪念这位英雄,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故本题应选C项。

问答题
综合题

(20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4分)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