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无无文言文,完成6—10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并留司三司,俄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七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取材于《宋史》,有删改)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寓意倜傥       倜傥:不同寻常

B.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狱:案件

C.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    会:会合

D.若非上天垂佑       垂佑:保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以材干闻于朝                       上忧之,居正驰传招集

A.                                   B.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宜共思济物                        以副上意焉

C.                                    D.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理解: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

B.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理解: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

C.车驾将亲征太原,太发民馈运

理解: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的发给民众缺少的物资

D.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理解: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薛居正勤政为民的一组是        (   )

①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   ②六年,使沧州定民租

③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④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⑤居正弛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   ⑥或有阙政,当与振举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薛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他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文章来自我解嘲。

B.乾祐初年,史弘肇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人敢忤逆他的命令,居正法办他了的属下,他也没有办法。

C.监军使怀疑一千多僧侣是贼寇的同伙,居正率领军队消灭群寇,擒贼主帅,从贼人手中救下全部僧侣。

D.居正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他出任宰相时处事宽厚,士大夫对此很是称赞。

11.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发用斜线(/)断句。(5分)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

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取材于《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答案

6、C   7、D   8、C   9、A   10、C

1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

也/仲尼/日月也/无得可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评分:共5分。共10处,答对2处得1分。

附:文言文翻译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装饰盖板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不定期一年,登进士第。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帅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决断,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但又不能救助。后周广顺衩年(951),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诏令令薛正居跟从国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956),迁升为左谏议大夫,擢任为弘文馆学士、决馆事。六年(959),出使沧洲核定民租。不久因为他的才干扬名朝廷,擢升为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宋初,调任户部侍郎。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管理留司三司,不久出任许州知州。建隆三年(962),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代理知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预,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乾德初年(963),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朝廷命居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973),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975)二朋,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来符合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六年,去世,终年七十岁。追封为太尉、中书令,赐谥号为文惠。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任宰相时能处事宽厚,不喜欢苛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默写题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1分)

小题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小题4:枯藤老树昏鸦, ___           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小题5:说起教师的奉献精神,我们就会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小题6:陆游《游山西村》中可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希望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小题7: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明媚春光;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象深深陶醉。

小题8: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自得。

小题9:朱自清的《春》中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一句诗来描写春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小题10: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便捷好用,饶有趣味。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____                ”,用的就是一支外国曲子。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