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D为同种材料构成的柱形透明体的根截面,其中ABD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D部分为半圆形,一束单色平行光从真空垂直射向AB或AD面,材料的折射率n=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B面中点射入的光线不一定从圆弧的中点射出

B.从AB面射入的所有光线经一次反射和折射后都能从BCD面射出

C.从AB面中间附近射入的光线经一次反射和折射后能从BCD面射出

D.若光线只从AD面垂直射入,则一定没有光线从BCD面射出

答案

A、由题,材料的折射率n=1.6,根据临界角公式得到临界角C小于45°,从AB面射入的所有光线射到AD面都发生全反射.从AB面中点射入的光线,经一次全反射后,方向不变,一定从圆弧的中点射出.故A错误.

    B、C从AB面中间附近射入的光线经一次反射后射到BCD面时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能从BCD面射出.而靠近B点和D点的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不能从BCD面射出.故B错误,C正确.

    D、若光线只从AD面垂直射入,方向不变,部分射到AB面的光线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射到BCD面上时,有的光线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能从BCD面射出.另外部分从AD射到BCD面上的光线,也有的光线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能从BCD面射出.故D错误.

故选C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刺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 * * 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 * * 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三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迭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造成这一效应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苏俄向 * * 主义过渡经历的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现材料四变化的原因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