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房玄龄传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禹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薛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旧唐书·房玄龄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罄:用尽

B.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主祖       谮:说坏话

C.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                                   摄:代理

D.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夙:傍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B.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C.论者称为良相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房玄龄得到太宗信任和重视的一组是(   )

①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②此人深积机宜,足堪委任 ③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 ④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 ⑤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 ⑥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的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房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表现了房玄龄至孝的一面。

B.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为太宗储备人才。

C.太宗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表现了太宗对房玄龄的另眼相看,有偏爱之意。

D.房玄龄有一年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墓地,表现了朝廷对房玄龄的器重。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4分)

(2)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3分)

(3)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3分)

答案

9.D 

10.A 

11.B 

12.C 

13.(1)玄龄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重点词语:典、驻、约、赡)(4分)

(2)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重点词语:达、饰、宽)(3分)

(3)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重点词语:以、叙)(3分)

9.  早晨。

10. 都是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若”是助词,象;第二个是代词,你的。C项第一个“焉”是助词,无意义,第二个是兼词,于是;D项是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是动词,到。

11. ①是本州中进士,与太宗无关②是高祖对房玄龄赞赏的话。

12.  “另眼相看,有偏爱之意”不妥,这是太宗论功行赏。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宝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刑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