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些主张提出的政治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答案

(1)主张:取信于民;爱护百姓;节俭财物;不夺农时;实行德治。原因:不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形势。

(2)主张:制定法律;实施法治;追求正义(公平)。政治背景:城邦制衰落;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3)法治与德治并举。

本题综合考查东西方古代的思想。第(1)问孔子的治国主张可以根据材料一中“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等有效信息加以归纳;原因要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思索回答。第(2)问提取材料二中“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法治”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德治与法治作答即可。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