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色化学基本要求.
①在有机实验中,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②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含银镜试管里的银; ③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酒精灯加热;④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用“热交换器”,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⑤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 ⑥电解法冶炼铝,选择电解金属氧化物,不电解对应的氯化铝.
上述主要不是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⑤⑥
D.②③④
答案:A
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色化学基本要求.
①在有机实验中,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②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含银镜试管里的银; ③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酒精灯加热;④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用“热交换器”,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⑤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 ⑥电解法冶炼铝,选择电解金属氧化物,不电解对应的氯化铝.
上述主要不是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⑤⑥
D.②③④
答案:A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0 | ||||||
1 | ① | IIA | IIIA | ⅣA | VA | ⅥA | VIIA | |
2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不容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⑦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X易被催化分解。某同学取5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X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X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条件 | 现象 | 结论 | ||
温度/℃ | 催化剂 | ||||
第一组 | 1 | 40 | FeCl3溶液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2 | 20 | A | 缓慢产生适量气泡 | ||
3 | 5 | FeCl3溶液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
第二组 | 4 | t | MnO2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
5 | 20 | 无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①第一组实验目的是:相同条件下,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的催化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组实验中,实验4的温度t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