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能影响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

A.温度

B.压力

C.通风条件

D.惰性介质含量

E.容器管道直径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E

解析:

影响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1)温度的影响。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增加。这是因为,在温度增高的情况下,活化分子增加,分子和原子的动能也增加,使活化分子具有更大的冲击能量,爆炸反应容易进行,使原来含有过量空气(低于爆炸下限)或可燃物(高于爆炸上限)而不能使火焰蔓延的混合物浓度变成可以使火焰蔓延的浓度,从而扩大了爆炸极限范围。

(2)压力的影响。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的影响较复杂。一般而言,初始压力增大,气体爆炸极限也变大,爆炸危险性增加。这是因为,在高压下混合气体的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放热量增加,且在高气压下,气体分子间热传导性好,热损失小,有利于可燃气体的燃烧或爆炸。

(3)惰性介质的影响。在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氦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惰性气体的浓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爆炸上下限趋于一致,使混合气体不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加入惰性气体后,使可燃气体的分子和氧分子隔离,它们之间形成一层不燃烧的屏障,而当氧分子冲击惰性气体时,活化分子失去活化能,使反应键中断。若在某处已经着火,则放出热量被惰性气体吸收,火焰不能蔓延到可燃气分子上去,可起到抑制作用。

(4)爆炸容器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爆炸容器的材料和尺寸对爆炸极限有影响。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火焰就不能传播下去。这一直径称为临界直径或最大灭火间距。

(5)点火源的影响。点火源的活化能量越大,加热面积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爆炸极限范围也越大。一般情况下,爆炸极限均在较高的点火能量下测得。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菩提树

  我家巷口的路边种了一棵菩提树,这是在纽约少见的一种树,大概也正是因此,树旁特别支撑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强风,长得郁郁葱葱。

  今年夏天,正该是菩提树最繁茂的季节,不知怎的,那树却突然死了,似乎每个路过的人,都为它的凋零而投以惋惜的目光。

  这棵从小就被特别照顾,向来因有木架支撑,而未曾倾倒过的树,为什么长了十多年,几乎要成为一棵大树时,却一下子死了。

  有一天我特别走近它,抚摸着它那依然细腻光滑的树皮,作深深的悼念,突然发现树皮上竞被人割了一圈裂口。“是谁杀了菩提树?”我沿着刀痕转向树的另一侧,发现居然是一根绑在支架上的铁丝,想必是菩提树幼小的时候,为了保护它而拴上的,岂料随着树的成长,人们竟然忘了那圈小铁丝已经不再适用,渐渐地铁丝嵌入树皮,大家更难以觉察,直到此刻被我发现,却已经迟了。

  许多对孩子的呵护,或当孩子幼小时,为了保护他们灌输的片面观点和加诸的束缚,如果不能在他成长中,逐渐给予解除,常会对孩子造成终生的伤害。对树对人,都是一样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居然——(  ) 觉察——(  )

(2)反义词:解放——(  ) 粗糙——(  )

2.下面是对短文所写内容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是(  )。

A.短文主要写了“我”对菩提树的关心与照顾。

B.短文主要写了菩提树的死亡经过。

C.短文主要写了菩提树的死亡原因。

D.以上概括都不准确。

3.下面是“我”对菩提树死亡的态度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是(  )。

A.惋惜  B.怀疑  C.深深的悼念  D.愤怒

4.“我”是怎样发现杀死菩提树的“凶手”的?杀死菩提树的直接凶手和间接凶手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菩提树的死作者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