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7分)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8分)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7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依据材料一中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 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军事以及经济视角归纳历史意义。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等文字信息围绕指挥才能、个人利益得失等角度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