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

测定次数

A组

不饮酒

B组

饮一杯啤酒

C组

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24.427.848.7
第二次25.529.253.0
第三次25.130.051.3

请分析回答:(5分)

(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                      

(3)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下边条形图。

(4)从绘好的条形图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5)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答案

(1)反射弧

(2)求平均值

(3)如图

(4)大

(5)实验人数(重复组)

题目分析:(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为了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次实验,然后取平均值。

(3)(4)从表中可以看出,饮酒后人的反应距离增加,说明反应能力下降.

(5)饮酒后容易麻痹小脑对驾驶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大下降,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我国开始执行新的“饮酒驾车”相关规定,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因此,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幸福酒后一定不能驾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