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整治食品安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 “漫游”、 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材料二:2011年8月,重庆市政府提出 “共富12条”。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万亿元解决农民转户进城、发展微型企业、农民新村建设、消除贫困等12个方面的重大民生问题。重庆市还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市的基尼系数由0.43降至0.35,这一极具勇气的承诺,引起各方关注。

(1)从全国“十大民生新闻”到重庆“共富12条”,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2分)

(2)结合教材知识,解释材料二中“共富”的含义及实现过程。(2分)

(3)要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实现“共富”,其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答案

(1)①中 * *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答到2点即给2分)

(2)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通过先富者带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题目分析:(1)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可从共富的意思思考,共富政策的落实者思考,以及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等角度。(2)共富即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含义以及其的实现过程,学生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教材知识,不难作答。(3)围绕关键词根本途径,即可解答。

点评:本题属于近年来中考常见的探究实践题,问题形式灵活多样,注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体现了思想品德生活化的特征,但答好此类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本题可能会稍有难度。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