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皆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

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高:夸耀

B、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        季:最末

C、与国争雄,兵未决            决:决战

D、听自募兵,戒粟吏勿与较赢缩       较:计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尤善言兵,谈必推孙吴 / 吾善孙吴法

B、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 甲兵莫利于姑苏

C、王果能将吾 / 未尝能将兵也

D、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 / 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

3、比较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意义是否相同,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形势莫便于姑苏 ②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③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

④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⑤士诚以为然

A、①②⑤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B、②③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C、②④⑤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D、①③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士请求张士诚任命自己为将领,并断言自己定能夺取中原。其实,吴士是个只会阿谀奉承,纵酒享乐的吹牛大王。

B、吴士虽然善谈兵法,但他不善用人。他在钱塘招募的全都是些无赖懦弱之人,一上战场,不战自溃。所以说,吴士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用人不察。

C、吴士自夸擅长谈论用兵之法。他对当时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深得张士诚的赞同。实际上,他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得行军打仗,更不敢与李曹交战,只落得个被俘被杀的结果。

D、吴士自以为熟知三国时期吴国行军作战的兵法,因而自恃才能无人能及,骗得张士诚的信任与重用,最后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① 攻 人 之 恶 毋 太 严 要 思 其 堪 受 教 人 以 善 毋 过 高 当 使 其 可 从

② 为 恶 而 畏 人 知 恶 中 犹 有 善 路 为 善 而 急 人 知 善 处 即 是 恶 根

                       ——明·洪应明《菜根谭》

5、请用斜线为上两段文字断句。

6、请从上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CACC

1、C(C项中,“决”应解释为“有结果,分胜负”。)

2、A(A项中两个“善”都解释为“善于”。B项中前一个“兵”解释为“兵法”,后一个“兵”解释为“兵器”;C项中前一个“将”解释为“拜……为将”,后一个“将”解释为“率领”;D项中前一个“及”解释为“赶得上”,后一个“及”解释为“和、与”。)

3、C(①项中,“形势”在文中的意义是“地形地势”,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时局发展的趋势”;③项中,“丈夫”在文中的意义是“成年男子”,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女子的配偶”。)

4、C(A项错在,“阿谀奉承”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错在,吴士不是真的“善谈兵法”,而是他自以为善谈兵法,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用人不察”,而是“纸上谈兵”;D项错在,对文中“孙吴”的理解应为“春秋时期的孙武、吴起”,而不是“三国时期的吴国”。)

5、①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②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6、①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让他能够承受;用善行来教导别人不要要求太高,应当让他能够做到。②做了坏事却怕别人知道,作恶之中还有改过向善的良知;做了好事却急于让别人知道,为善之时就会产生作恶的根源。

参考译文:

吴地有一男子喜欢说大话。(他)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说全天下的人没有能赶得上他的。(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谈论兵法必定推崇孙武、吴起。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乱,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与元朝争雄,战争没有最终定胜负。这个男子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的时势,地形地势没有比苏州更便利的,粮食布匹没有比苏州更富有的,盔甲兵器没有比苏州更(坚固)锋利的。但是(您)不能称霸的原因,在于您的将领太差啊。如今您的将领,都是任用一些拙劣的男人,作战却不知兵法,这(只是)像老鼠一样的打斗罢了。您果真能让我做将领,中原一定可以得到,对于战胜那些弱小的敌人又有什么(困难)呢!”张士诚认为是这样。就让这个吴地男子做将领,听任(他)自己招募士兵,并告诫管粮的官吏(在分发粮食时)不要和(他)计较粮食的多少。这个男子曾经到钱塘游玩,和一些无赖懦弱之人交往,于是(他)就到钱塘去招募士兵。那些无赖都跟随他,其中获得官职的有几十人,每月消耗的粮食要用万来计算。(他)每天与这些招募来的人只谈论一些击打刺杀坐下起立的方法,空闲时就杀牛备酒,与他招募来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未曾(看他)率领士兵(练习作战)。李曹公攻破钱塘,这个吴地男子和他的部下逃跑,一点也不敢与敌人格斗。(李曹公)搜查抓住了他,押到辕门杀死了他。(他)临死时还说:“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

判断题
开放性试题

材料: 2014年1月16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开幕,省长谢伏瞻作政府工作报告。谢伏瞻指出,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按照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总布局,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深入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学报告、爱河南、中原圆梦”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报告解读:为什么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分)

(2)我有建议:请从经济角度出发,为打造富强河南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三个方面)(3分)

(3)社区宣讲:请你结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我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就新型城镇化的意义或要求对所在社区居民进行宣传。(至少三个方面)(3分)

(4)活动反思:请及时记下自己在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两个方面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