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4分)工业上合成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2(g) + 3H2(g) ≒ 2NH3(g),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 N2(g) + O2(g)  2NO(g)  ΔH+180.5kJ/mol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ΔH−905kJ/mol

2H2(g) + O2(g)  2H2O(g)  ΔH−483.6kJ/mol

则N2(g) + 3H2(g) ≒ 2NH3(g) ΔH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工业上,在一定温度下,将1.5 mol N2气体和6 mol H2气体通入到体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__________。

①增大压强                  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③使用催化剂        ④降低温度

(3)  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在工业上采取气体循环的流程。即反应后通过降低混合气体的温度而使氨气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下列方法中的________(填编号),其理由是__________。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渗析   ④萃取

(4)  可以用氯气来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则会有白烟(成分为氯化铵)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  假如该厂生产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ol/L,实验室若需用80 mL浓度为5 mol/L的氨水时,需取20 mol/L的氨水__________mL(用100 mL的容量瓶)。假如该氨水的,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 −92.4 kJ/mol 2分    (2)  0.057 (mol·L−1)−2(可不写单位)2分 ①② 2分

(3)  ② 两者都是通过改变物质的状态来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2分

(4)   8NH3 + 3Cl2 → 6NH4Cl + N2  2分     (5)  25  2分  <  2分

(1)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已知反应可知(①×2-②+③×3)÷2即得到N2(g) + 3H2(g)  2NH3(g),所以△H=(180.5kJ/mol×2+905kJ/mol-483.6kJ/mol×3)÷2=−92.4 kJ/mol。

(2)                   N2(g) + 3H2(g)  2NH3(g)

起始量(mol)           1.5     6           0

转化量(mol)           x      3x          2x

平衡量(mol)        1.5-x     6-3x         2x

所以

解得x=0.75mol

所以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所以选项④不正确。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状态,③不正确。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也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答案选①②

(3)氨气易液化,即可以实现气液分离,所以分离方法类似于蒸馏。

(4)氯气极易强氧化性,能把氨气液化生成氮气,而氯气被还原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冒白烟,方程式为8NH3 + 3Cl2 → 6NH4Cl + N2

(5)稀释过程中溶质是不变的,所以需取20 mol/L的氨水。如果盐酸的pH=14-a。则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因此要使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盐酸的pH必须小于14-a。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诗情爱意赋青苔

  诗人常将眼光投向一些被世人遗忘的角落,所谓情有独钟,比如说青苔这东西。

  青苔是微不足道的生物.但它毕竟是一种生命。唐人刘禹锡在名篇《陋室铭》中就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_。

  因为“青苔”对“陋室”的映衬,便有一种荒芜凄凉之意吗?没有,在诗人的眼里它恰恰成了一种陪伴的生命,充满了生机。

  诗人咏青苔,其中咏的是心志。我想起以一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的王勃,他在未被人们发现前曾写下一章《苔赋》,其中有:

  背阳就阴,违喧处静。不根不叶,无迹无影。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非永。故顺时而不竞,每来幽而自整。

  这是一幅对青苔的生动写照。诗人借青苔的特性同世俗作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那种遗世独立与清高不俗的自我形象,我于是读懂了:这青苔正是那些独特人物的化身。

  为了给青苔正名,清人袁枚写下一首《咏苔》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你瞧,竟然可以拿青苔来与牡丹媲荚,诗人的赞美之情溢满诗行。不错,青苔是不应该被人遗忘的,“青春”里透出一种执著而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视而不见吗?

  从青苔的身上,我见到了一种君子风度,坦然、安然、超然、昂然……这正是我一生苦苦追求的东西,心中涌动着诗情,在一个晚上终于吟成了这么一首绝句:

                  立壁阴隅独自吟,诗意铺绿见初心。

                  平生寂寞从容笑,只爱超然寄愫情。

  每当我走过老桥或穿过古巷,每当我徜徉在山林或漫游在花径,凡是有青苔的地方我总要顾上几眼,倾注心中的爱意。

  于是,脑子里常常闪出青苔的影子。

1.在文中横线上默写出刘禹锡描写青苔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们为什么会对青苔情有独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王勃的《苔赋》中,你能够看出青苔的生长特点及生活习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君子的风度”具体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抒发诗情画意,也为青苔赋一首小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