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路程总等于位移的大小

C.时间不可逆转,所以时间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D.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5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答案

答案: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引入这个概念为了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也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们往往把研究的对象、问题简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意义远大,故A错误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有单向的直线运动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B错误

时间和路程都是标量,故C错误

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1.5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即运动路径的长度,故D正确

所以选D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

地震后我们获得了什么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教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条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叉喊,直升机又走了。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慢慢     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送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鉴    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券   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1.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字词。

2.如果“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中的“跋”字你不认识,你打算用______查字法来解决。根据上下文,你觉得“跋涉”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_____年_____ 月_____日,在此次大地震中,作者认为收获了_____,收获了_____,收获了_____。你认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还收获了_____。

4.在这次地震中,最感动你的一幕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