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农民进入城市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城镇化的实质是要缩小三大差距(即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生活之差距),以此来带动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对于推进城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C.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D.符合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在材料中指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农民进入城市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城镇化的实质是要缩小三大差距(即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生活之差距)”,所以推进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符合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B是不正确的,故选。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荆州民歌

  ①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它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行于民间,是反映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

  ②荆州民歌有悠久的历。“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骚体形式,是从民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民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

  ③荆州民歌的曲种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荆州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仅江陵民歌五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嘚调、叮当调、啊吙调,乐曲声调高亢,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地方特色浓郁。有些曲牌后来发展为荆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脍炙人口,流传全国。

  ④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农业生产的,在荆州各县市,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如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载秧歌、扯草歌等等。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如石首市广泛流传着这么一首《婚姻自由歌》“如今婚姻自当家,不用你媒婆子两头夸。姐看郎好姐就嫁,郎看姐好就娶她。相好的情人成了家,妇女们不再受欺压。”还有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结合起来的,如江陵传统的民歌《火烧把》“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锅里焰,灶里烧,脚踏门槛手叉腰,口里喊,手又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看我的火烧泡不泡。”也有劳动之余打趣逗乐的,如公安民歌《栽秧歌》“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

  ⑤荆州民歌的表演形式以婚丧仪式为主。如江陵的《拜堂歌》、监利的《撒床歌》、石首的《闹洞房》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松滋庆贺寺一带还流传着一种比较古老的《婚姻仪式歌》共30首,用民歌表演的形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婚姻仪式的全过程。在荆州唱孝歌也也很普遍。遇有丧事,歌师傅至丧家点灯设像,伴棺守夜,边跳边唱,称为“跳丧舞”。以后改为围桌坐唱,称为“坐丧鼓”。丧鼓孝歌由于曲调委婉、缠绵动听,歌师傅用来为长辈祝寿,称为“寿三鼓”,以后又转向茶社酒楼,成为一种卖唱曲艺形式,称为“跳三鼓”。

  ⑥荆州民歌,它裹挟着荆风楚雨扑面而来,它承载着千年理想绵延至今。偶一闻听,总能激荡起梦萦魂牵的缕缕情思;每有吟唱,总是涌动着潜藏心底的生命渴望!

1.读第①段,用简明的语言给民歌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某全“歌师傅”被选送参加明年的“青歌赛”,请参考第⑤段,帮助主持人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介绍了荆州民族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第⑥段谈谈,在今天,学唱和研究民歌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