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循资格》继承北魏((停年格》的思路,把官资、停替年限和选数结合起来考虑,所奉行的原则是“凡官罢满,以若干选而集,各有差等,卑官多选,高官少选,贤愚一贯,必合乎格者乃得铨授。自下升上,限年摄级,不得逾越”。从根本上讲,它带来的铨选规范,是以牺牲“选贤任能”原则为代价换取的。……两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进而形成了元处不在而又具有赵宋特色的资格之法。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资格之法施行的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格之法对中国古代官僚选任的影响。(9分)
(1)门阀士族制度的衰落;中央集权的加强;官僚队伍的扩大(冗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6分)
(2)积极:资格之法体现了更为平等、开放的趋势;有利于建立平稳的选官秩序:促使官吏重视基层实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达官贵人子弟的过快升迁。
消极: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容易造成官吏不求上进、墨守陈规的精神状态,助成保守政风。(言有理即可酌情给分)(9分)
题目分析:
第⑴小题:材料的背景是唐宋时期,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资格之法施行的背景,属于外延型试题,可从唐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诸多方面提纲挈领地列举两条即可,例如:门阀士族制度的衰落;中央集权的加强;官僚队伍的扩大(冗官)等等。
第⑵小题:该题同样属于外延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相关史实,古代选官之法有利有弊,故可以概括为:积极:资格之法体现了更为平等、开放的趋势;有利于建立平稳的选官秩序:促使官吏重视基层实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达官贵人子弟的过快升迁。消极: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容易造成官吏不求上进、墨守陈规的精神状态,助成保守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