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①,擢户部主事,成祖即位,转左侍郎。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七年,帝北巡,命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有二指挥冒月廪,帝欲斩之。原吉曰:“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乃止。……(宣宗)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同列有善,即采纳之。 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曰:“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吕震尝倾原告。震为子请官,原吉以震在“请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曰:“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尝夜阅爱书②,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② 。”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可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此。

  [注]:①诇:音 xiòng 暗中观察 ②爱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③大辟:死刑。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吉危坐俨然      危坐:端正地坐着。

B.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 经画:治理谋划。

C.原吉有雅量       雅量:高难的气量。

D.君子不可以冥冥堕行   堕行:落马行走。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

B.太祖诇而异之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

D.同列有善,即采纳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项伯即入见沛公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竣,(原吉)还京师。

B.假(二指挥)实为盗,将何以加?

C.或有小过,(原吉)必为之掩覆。

D.夜归值雪,(同列)过禁门。小题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夏原吉勤奋敬业的一组是( )。

①民劳,吾何忍独适。

②帝取原吉櫜糗尝之,笑曰:“何恶也?”

③勿怖,污可浣也。

④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

⑤原吉顾时时称瑄才。

⑥尝夜阅爱书,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原吉在太学读书被选入宫中写皇帝诏令,他的表现严肃认真,明太祖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为户部主事。

B.夏原吉到浙西治理洪水,他辛勤操劳,与民同劳苦。后来皇帝要将两个冒领俸米的禁卫军官斩首,夏原吉则直言劝谏皇帝应按法律办事。

C.夏原吉待人宽厚,能纳人之善,容人之过,勇于承担过失责任。对于反对自己的人,也能为他办该办的事,实事求是地称赞他的才能。

D.夏原吉在审阅判定死刑类案子时慎之又慎。一次因和共事的官员外出饮酒,夜归遇雪,过宫门没下马,为此他检查了自己的行为。小题6:将下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8分)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D

小题6: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错断2处减1分)

小题1:(堕行:堕落品行),

小题2:(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是连词“况且 ”)

小题3:(应是“原吉和同列”)

小题4:(③④⑤表现其气度宽)

小题5:(原吉下马,并说服同列下马)

小题6:略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哲,他的祖先是德兴人。他的父亲夏时敏在湘阴做教谕官,于是在这里安家。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努力学习,奉养母亲。因州县地方官荐举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诸生中有的人大声说笑,夏原吉端正地坐着很严肃。明太祖暗中观察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做户部主事。明成祖即位,调任他任左侍郎。浙西发大水,主管官员治水不见成效,永乐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夏原吉穿着布衣徒步行走,日夜治理谋划,最热的天气不张伞盖,他说:“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舒适呢。”治水完毕,他回到京城。永乐七年,皇帝北巡,命令夏原吉兼代理皇帝所至之地的礼部、兵部、都察院政事。有两个禁卫军官冒领月俸,皇帝要斩他们。夏原吉说:“这个不合法律,假如他们确实是盗窃,将施加什么刑罚呢?”皇帝于是停止了斩他们的诏令。明宣宗三年,随从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饭食赐给他,而且犒劳了将士。夏原吉有宏大的气量,人们不能测量它的边际。同在朝班的官员有优点,他就采纳接受;有的人有小过失,他一定为他们掩盖不张扬。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他所穿的皇帝赐给的金织衣服,夏原吉说:“别害怕,脏污可以洗掉。”又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精微的文书,磕头请求死罪。夏原吉不追问,自己入朝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皇帝命令换了文书。吕震曾排挤夏原吉。吕震为他的儿子请求官职,夏原吉认为吕震在“靖难”时守城有功,为他向朝廷请求。平江伯陈 起初也厌恶夏原吉,夏原吉反而时常称赞陈 有才能。有的人问夏原吉:“气量可以学吗?”他说:“我年幼时,有人触犯了我,我不曾发怒。开始在脸色忍耐,中间一段时间在内心忍耐,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可忍耐的了。”他曾经夜晚审阅记录罪犯口供的文书,拍着桌子叹息,笔要下落总是停止。妻子问他,他说:“这是年终执行死刑的奏章啊。”有一次他与同朝班里的官员到别的地方饮酒,晚上回来时赶上下雪,经过宫门,有人想要不下马。夏原吉说:“君子不能因要昏暗中使品行堕落。”他谨慎如此。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