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 * * 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 * *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 * * 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

——张先亮《论邓 * * 对外开放思想》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邓 * * 文选》

(1)从材料一中看,毛 * * 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 * * 的认识有何依据。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8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邓 * * 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4分)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4分)

答案

(1)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依据: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原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

(2)世界经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

(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主观作用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关系。

题目分析:(1)根据“……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可回答第一个小问。第二个小问要结合时代背景回答。第三个小问回答酿成灾难的原因,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角度回答。

阅读材料二“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材料三“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既可以回答。

(3)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从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总结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