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 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1)高度赞扬并神化。(2分)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符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故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大肆宣扬。(4分)
(2)对朱熹的评价:仅从文化角度对朱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分)对其主张的评价:认为朱熹传承了儒家文化,对中 * *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朱熹继承了孔子主张中的部分弱点,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分)
题目分析:(1)第一问,有关材料作者对朱熹的观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翻译并理解材料原文的含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作者对朱熹的观点。通观材料一,尤其是材料中的“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突出的表明了作者对朱熹的高度评价与无限的崇拜。有关原因的问题,需要依据作者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并结合朱熹思想的作用来分析。
(2)第二问,首先作者对朱熹本人的评价,依据材料中的“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这个内容来分析,把朱熹从圣人还原成“人”,去掉了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客观的评价了他;对朱熹思想的评价材料内容的观点是一分为二的,既肯定了这种思想的积极意义,也阐明了朱熹思想的消极影响,是客观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