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死后,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春秋大一统”。谭嗣同l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
材料二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从仕途角度讲,孔子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他官场不得志,有国家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也有其本身性格的问题。随近代社会剧变,其思想地位也发生了变迁,我们以何种姿态认识它,成为一个新课题。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人对待儒学和孔子的真正目的何在。(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5分)
(1)迎合统治者意向,为中央集权政治提供依据;(2分)抨击儒学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2分)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1分)
(2)坚持历史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分)不能盲目“尊孔”和彻底反孔,对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
题目分析:(1)第一问,回答本题需要从三个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个人的阶级属性、个人的社会地位、评论孔子的目的等方面来分析。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学的创立者,他整合出新儒学的目的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意志;谭嗣同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思想的特点是要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袁世凯在他将要复辟帝制时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一样也是要利用孔子的学说,为其统治进行辩护。
(2)第二问,如何对待孔子和孔学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转化成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时异则事异,人类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能一成不变,所以孔学与孔子的思想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时间与所有的形势。传统文化有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的精华,但同时它也有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所以对待孔子与孔学的态度应该是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