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2) 你从示意图A、B点中,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4分) 请分析出现B点现象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工商联 * * 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
(3)材料三反映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四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4)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改变的原因。(4分)
(1)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并从中国掠夺原料。(2分)影响: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2)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
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迅速发展)(2分)
短暂春天的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③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⑤实业救国的思潮(答出3点即可,每点两分,共6分)
(3)1953-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2分)。
(4)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变化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发展迅速;党和国家分析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4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得到的信息:A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B点是1912年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中华民国奖励发展实业③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⑤实业救国的思潮。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可以看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1953-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的改变: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发生这一改变的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发展迅速;党和国家分析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