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②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小题2:孟子这段话蕴含什么哲理?他用什么手法阐述这个哲理?(3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小题:①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②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都一定会照到。
小题:这段话用极富哲理的比喻,启示我们登高才能望远,厚积才能薄发。打好基础,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必有所成。
小题:见译文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都一定会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低洼的沟沟坎坎,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