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②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小题2:简析孟子所采用的说理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①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②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小题: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以“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喻“声闻过情”,以“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喻徒有虚名的结果,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小题:见译文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对于水,孔子取它哪一点呢?”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人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