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曾经,不少城市在尚不到入队年龄的一年级新生中间试行“绿领巾”,将它作为少先队“预备队”的标记。日前,西安某小学又见“绿领巾”,老师称此举为 “激励没戴上红领巾的学生”的手段。但学生们解读绿领巾为“差生”的身份标志,多数家长也表示反对学校的做法。 “这样的绿领巾是否该摘”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请你参与话题讨论,表明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不少于100字。
 
 
 
 
 
 
 
 
 
 
 
 
 
 
 
 
 
 
 
 
 
 
 
 
 
 
 
 
 
 
 
 
 
 
 
 
 
 
 
 
 
 
 
 
 
 
 
 
 
 
 
 
 
 
 
 
 
 
 
 
 
 
 
 
 
 
 
 
 
 
 
 
 
 
 
 
 
 
 
 
 
 
 
 
 
 
 
 
 
 
 
 
 
 
 
 
 
 
 
 
 
答案

观点正确2分,理由充分2分,语句通顺流畅、富有说服力1分。

观点:这样的绿领巾应该摘掉。

理由列举:1、学校“激励”手段显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压力与打击,缺少对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识的理解与关注,难以达到激发上进心的目标。

2、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必须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若学生持支持意见,3分以内打分。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不少于100字。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