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

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乃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句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上》)

翻译: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译文]现在您已经被困在会稽山上了,这种情况下才寻找谋臣,恐怕晚了吧?

  首句从文意为被动句。“既”,已经,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如,“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既其出”(《游褒禅山记》),“既加冠”(《送东阳马生序》)。“栖”,寄居,从文意译作“困居”比较好。“无乃……乎”,古汉语凝固结构(习惯型短语),《殽之战》中有“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句,这里根据句子语气可译成“恐怕……吧”。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 * * ,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 * * 。前154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的地位怎样?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综合材料一至四,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