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患之。陈平曰:“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钟离昧等项王将欲与汉为一,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平曰:“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上因随以行,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稀及黥布。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媭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于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是后吕媭谗乃不得行。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太史公曰:(陈丞相)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意:怀疑。
B.上因随以行,豫具武士 豫:通“预”,预先。
C.既行,人有短恶哙者 短:诋毁。
D.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 听:听见。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 其孰能讥之乎
C.帝以忿怒故,欲斩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平畏谗之就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在楚汉对峙时期,根据项羽为人猜忌的弱点,施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王君臣,削弱了楚军的力量,解了荥阳之围。
B.在有人上告韩信谋反时,陈平为刘邦设计伪游云梦之计,使韩信束手就擒。
C.刘邦因一时愤怒,命令陈平到军中立即斩杀樊哙,陈平从汉王朝的利益出发,巧施妙计,终于使樊哙这位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免遭杀身之祸。
D.高帝去世后,陈平通过种种手段,使吕媭的谗言不起任何作用;吕后去世后,他与绛侯周勃合谋,计诛吕氏宗族,拥立孝文帝,维护了刘氏 * * 。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3分)
译文:
(2)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3分)
译文 :
(3)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3分)
译文:
小题:D
小题:B
小题:C
小题:
②译文:我们宁可把他囚禁起来交予皇上,由皇上自己处决他。
①译文:他一共出过六次奇计,奇计有的颇为隐秘,世间无人得知。
③译文:樊哙接受诏令,立即被反绑起来装上囚车,由驿站送往长安。
小题:D(听:听从,顺从。)
小题:B。A项中的“因” 均为趁机的意思。B项中前一句中“其”为指示代词,可译为“此”,后一句中的“ 其” 是副词,表反问,意为“岂、难道”。C项中的“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D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小题:C。此句原文之意不仅是陈平一人,还有周勃,二人商议而定此计,而且此举也不光为汉王朝,也为了保护自己。
小题:注意“矣”“然”“哉”“岂……乎”等文言虚词,利用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来推断。 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译文
(楚军)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汉王为这种困境而忧虑。陈平说:“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了。”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在众将中扬言钟离昧等项王的将领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陈平于是夜里与汉王从荥阳西门出城逃离,随即进入关中。汉六年(前201年),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陈平说:“陛下只是假装出游云梦,韩信听到天子怀着善意出游,看那情势定然无事,因而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拜见时,陛下趁机将他拿下,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皇上便随即出发,预先准备好武士,见韩信来了,立即将他拿下捆绑起来。此后陈平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从高帝征讨陈稀和黥布。他一共出过六次奇计,奇计有的颇为隐秘,世间无人得知。
卢绾反叛,皇上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兵征讨他。启程后,有人说樊哙的坏话。高帝说:“陈平速驾驿站车马载着周勃代替樊哙领兵,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二人边走边商议说:“樊哙是高帝的老朋友了,功劳很多,而且又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与高帝有亲戚关系并且显贵,高帝因为一时愤怒的缘故想杀他,只怕将来要后悔。我们宁可把他囚禁起来交予皇上,由皇上自己处决他。”他们没有到军营中,便堆土筑坛,用符节召来樊哙。樊哙接受诏令,立即被反绑起来装上囚车,由驿站送往长安。陈平在返回时听说高帝去世,他恐怕吕媭进谗言、吕后听信谗言发怒,便急驾驿站车马先行。路上遇到使者诏令陈平和灌婴驻守荥阳。陈平接受诏命,马上又驱车赶到宫廷,哭得非常哀痛,趁机在高帝灵堂内向吕后禀奏处理樊哙一事的经过。吕太后哀怜陈平,说道:“您辛苦了,出去好好休息吧。”陈平害怕谗言加于自身,于是坚决请求留宿宫中,担任警卫。此后吕媭的谗言才不起作用。吕太后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这件事。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跟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此事陈平是主要策划者。
孝文帝二年(前178),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太史公说:(陈丞相陈平)常常想出妙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到了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竟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怎么能做到这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