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综合性学习(6分)

春天应该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活动。

小题1:活动【编一辑自然日记】(2分)

《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个节气,写出一句有关的谚语(也可以写这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农事活动)。

示例:节气:惊 蛰     春雷乍动,惊醒了土地中蛰伏的动物。 

节气:                                         

小题2:活动【谱一曲春之赞歌】(2分)

人勤春来早,三月植树忙。在第34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浙江大地,从山坡到平原,从城市到乡村,从公路到公园,处处可见人们挥锹挖土、提桶浇水、植树种苗的身影。据省林业厅初步统计,3月12日,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0.5万人,植树32万多株。点点新绿在蓝天下绽放,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向了高潮。         

(来自人民网)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小题3:活动【写一份春的邀请】  

校学生会准备在3月25日组织同学们开展踏青活动,并邀请老师们参加。请你以滨江中学学生会的名义拟写一则邀请函。(2分)

答案

小题1:示例:清明  清明忙种麦(清明时节人们忙着播种)

小题1:3月12日浙江省10.5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小题1:各位老师:

我校学生会准备在3月25日组织同学们开展踏青活动,以强身健体、增长见闻。现向全校的老师发出诚挚的邀请,请各位老师抽空参加为盼!

滨江中学学生会

2012年3月10日

小题1: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内容设计合理即可。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小题1:要求有称呼,主题(表述清楚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及主题)以及落款与时间。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 * *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 * * 、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鹩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渠(fě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情,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忮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③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④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⑤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羲之叹惜日——弥:满

B.我书比钟繇,当行——抗:抵挡

C.意甚悦,固求之——市:买

D.顷正丝竹陶写——赖:依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携亲友命驾就观——过江颠狈,乃亡失

B.烹待之——我卒当乐死

C.写《道德经》——时刘惔丹杨尹

D.羲之笑不答——翼深叹伏

3.下列各句,全部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采药石不远千里

⑥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4.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芝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5.把文中最后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