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哉,尔所谓达者?

②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2)孔子认为读书人怎样才能通达?(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案

(1)①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

②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

(2)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即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1)①句式:何哉? 倒装:正常语序为“尔所谓达者,何哉?”

②闻:出名 色取仁:表面上仁

(2)对比“达者”和“色取仁”者的表现来回答。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