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少读书,辄有志程、朱之学。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
熹宗立,起光禄丞。天启元年进少卿。明年四月疏劾戚郑养性。疏入,责攀龙多言,然卒遣养性还籍。
孙慎行以“红丸”事攻旧辅方从哲,下廷议。攀龙引《春秋》首恶之诛,归狱从哲。给事中王志道为从哲解,攀龙遗书切责之。
四年八月拜左都御史。杨涟等群击魏忠贤,势已不两立。及向高去国,魏广微日导忠贤为恶,而攀龙为赵南星门生,并居要地。御史崔呈秀按准、扬还,攀龙发其秽状,南星议戍之。呈秀窘,急走忠贤所,乞为义儿,遂摭谢应祥事,谓攀龙党南星。严旨诘责,攀龙遽引罪去。顷之,南京御史游凤翔出为知府,讦攀龙挟私排挤。诏复凤翔故官,削攀龙籍。呈秀憾不已,必欲杀之,窜名李实劾周起元疏中,遣缇骑往逮。攀龙晨谒宋儒杨龟山祠,以文告之。归与二门生一弟饮后园池上,闻周顺昌已就逮,笑曰:“吾视死如归,今果然矣。”入与夫人语,如平时。出,书二纸告二孙曰:“明日以付官校。”因遣之出,扃(jiǒng关闭)户。移时诸子排户入,一灯荧然,则已衣冠自沈于池矣。发所封纸,乃遣表也,云:“臣虽削夺,旧为大臣,大臣受辱则国辱。谨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复别门人华允诚书云:“一生学问,至此亦少得力。”时年六十五。远近闻其死,莫不伤之。
呈秀憾犹未释,矫诏下其子世儒吏。刑部坐世儒不能防闲其父,谪为徒。崇祯初,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授世儒官。 (节选自《明史·高攀龙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广微日导忠贤为恶 导:唆使
B.御史崔呈秀按淮、扬还按:巡行
C.谓攀龙党南星党:袒护
D.矫诏下其子世儒吏矫:纠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攀龙为赵南星门生②给事中王志道为从哲解
B.①辄有志程、朱之学 ②攀龙遗书切责之
C.①孙慎行以“红丸”事攻旧辅方从哲②以文告之
D.①归与二门生一弟饮后园池上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勿与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高攀龙亢直敢言的一组是()
①明年四月疏劾戚郑养性 ②攀龙引《春秋》首恶之诛,归狱从哲 ③严旨诘责,攀龙遽引罪去 ④御史崔呈秀按淮、扬还,攀龙发其秽状 ⑤吾视死如归,今果然矣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攀龙一生崇尚儒学,为官正直,操守纯正。
B.高攀龙对魏忠贤阉党专权乱政深恶痛绝,与他们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C.高攀龙刚正不阿,但受儒学影响,思想迂腐不讲斗争策略,导致斗争失败。
D.东林党失败后,高攀龙毅然赴水而死,体现了杀身 成仁,舍身取义的浩然正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疏入,责攀龙多言,然卒遣养性还籍。
译文: 。
②窜名李实劾周起元疏中,遣缇骑往逮
译文:。
1 D
2 C
3 D
4 C
5 (1)奏疏呈上去后,皇帝责备高攀龙多嘴多舌,但终于把郑养性遣回了原籍。
(2)于是把高攀龙的名字塞进李实弹劾周起元的奏疏中,派遣缉捕人员去逮捕高攀龙。
1 D(矫,应为“假传诏令”)
2 C(C都作介词,“用”。A①表判断,②介词,替。B①助词,“的”;②代词,代“王志道”。D①介词,“和”;②动词,同意。)
3 D(③句为皇帝下旨严厉追究高攀龙;⑤句为高攀龙义不畏死。)
4 C(“思想迂腐不讲斗争策略,导致斗争失败”理解不正确,高攀龙毅然赴水而死,体现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浩然正气。)
5 (1)奏疏呈上去后,皇帝责备高攀龙多嘴多舌,但终于把郑养性遣回了原籍。
(2)于是把高攀龙的名字塞进李实弹劾周起元的奏疏中,派遣缉捕人员去逮捕高攀龙。
(画线处为采分点)
附译文:
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小时侯读书就立志研究程、朱的学说。万历十七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予行人的官职。
熹宗即位后,起用了高攀龙为光禄丞。天启元年晋升为光禄少卿。第二年四月,他上疏弹劾皇亲郑养性。奏疏呈上去后,皇帝责备高攀龙多嘴多舌,但终于把郑养性遣回了原籍。
孙慎行利用“红丸案”攻击原任内阁辅臣方从哲,皇帝批下交给廷臣议论。高攀龙引用《春秋》一书首恶必杀的事例,归罪于方从哲。给事中王志道替方从哲辩解,高攀龙写信深严厉责他。
天启四年八月,高攀龙被授予左都御史。杨涟等人群起攻击魏忠贤,双方已经形成势不两立的局面。等到向高离职,魏广微整天唆使魏忠贤作恶,而高攀龙是赵南星的门生,二人都身居要职。御史崔呈秀巡行淮安、扬州回京,高攀龙揭发他贪污受贿的事实,赵南星提议将崔呈秀充军。崔呈秀处境危急,连忙去魏忠贤那里,哀求做魏忠贤的干儿子,于是揭出谢应样一事,指责高攀龙袒护赵南星。皇帝下旨严厉追究责问,高攀龙马上获罪离职。没多久,南京御史游凤翔被外任为知府,诬陷高攀龙出于私人成见把他排挤为外官。皇帝下令游凤翔出任知府,削夺高攀龙的官籍。崔呈秀不解心头之恨,一定要上了他,于是把高攀龙的名字塞进李实弹劾周起元的奏疏中,派遣缉捕人员去逮捕高攀龙。一天早晨,高攀龙去拜遏宋儒杨龟山的祠堂,写文章告祭杨龟山。回家后,和两个门生、一个弟弟在后花园池边饮酒,听说周顺昌已经被逮捕,笑着说:“我视死如归,现在果然是这样。”进到内室和夫人说话,就像平时一样。他走出内室,写了两张纸,对他的两个孙子说:“明天交给来逮捕我的官校。”把孩子们打发出去,他关上了门。过了一会儿,他的儿子们推门进入园内,只见一盏灯发出昏暗的灯光,而高攀龙已经衣冠整齐地投池自杀了。拆开他封好的纸,原来是写的遗书,上面说:“我虽然被削去了官职,但过去曾是大臣,大臣受到侮辱是国家的耻辱。我恭敬地面北叩头,学屈原的办法投水而死。”另一张纸是给门人华允诚的诀别书,说:“我一生从事学问,到这时也多少得力于学问的启示。”终年六十五岁。各地的人们听到他死去的消息,没有不伤心的。
崔呈秀还是不解恨,他假传圣旨,把高攀龙的儿子交给司法部门治罪。刑部给高世儒的罪名是没有防范他的父亲,将他判罪服劳役。崇祯初年,追赠高攀龙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号为忠宪,授给高世儒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