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辽,皆有显者。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高永昌据辽东,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无成,辞谢不就。永昌败,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吴王阇母闻而异之,言于太祖,授卢州渤海军谋克。从破白霫,下燕云。及金兵伐宋,滑州降,留政为安抚使。前此数州既降,复杀守将反为宋守,及是人以为政忧。政曰:“苟利国家,虽死何避。”宋王宗望壮之,曰:“身没王事,利及子孙,汝言是也。”政从数骑入州。是时,民多以饥为盗,坐系。政皆释之,发仓廪以赈贫乏,于是州民皆悦,不复叛。傍郡闻之,亦多降者。宋王召政至辕门,抚其背曰:“吾以汝为死矣,乃复成功耶。”慰谕者久之。天会四年,为燕京都曲院同监。未几,除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改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是时,军旅始定,管库纪纲未立,掌吏皆因缘为 * * 。政独明会计,严局鐍,金帛山积而出纳无锱铢之失。吴王阇母戏之曰:“汝为官久矣,而贫不加富何也?”对曰:“政以杨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贫。”吴王笑曰:“前言戏之耳。”以黄金百两、银五百两及所乘马遗之。六年,授左监门 * * ,历安州刺史、檀州军州事、户吏房主事。天眷元年,迁保静军节度使,致仕卒,年六十六。(选自《金史》卷一一八)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浮沈:埋没
B.是时,民多以饥为盗,坐系坐:因此
C.未几,除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除:任命
D.致仕卒,年六十六致仕:从官任上退休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政的材略的一组是( )(3分)
①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
②吴王阇母闻而异之,言于太祖,授卢州渤海军谋克。
③宋王宗望壮之。
④政从数骑入州。
⑤政独明会计,严局鐍,金帛山积而出纳无锱铢之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永昌占据辽东地区,他知道王政有才智胆识,想任用他。王政认为他不会成功,辞谢不赴任。
B.先前,很多州投降后,州民又杀掉守将,挂上宋朝的旗帜。这时,人们都为王政担忧,王政说:“如果有利于国家,即使被杀而死,又怎么能逃避呢?”
C.当时,军事行动刚刚停息,仓库没有制度,掌管仓库的官吏趁机作 * * 犯科。王政到任后,明确会计制度,严格物资进出,库中金、帛虽然堆积如山,但进出物品却无丝毫差错。
D.吴王听出王政回答的话里有一些幽怨,就笑着解劝说:“刚才说的只是个玩笑。”并且还把一百两黄金、五百两白银以及自己所乘的马送给了王政。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1:坐,基本意思是“犯法”,引申为“被捕”。
小题2:5个句子中,②③都不能直接表明王政的材智,而是从侧面表现的。
小题3:依据语境,特别是“政独明会计,严局鐍,金帛山积而出纳无锱铢之失。”这个句子,可知王政的本性是清廉的,所以他的话里没有幽怨。吴王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所以他奖赏的是清廉的品行而已。
王政,辰州熊岳人。他的祖先曾在渤海及辽朝廷任官,都曾获得显要的职位。王政生活的年代正值辽末动乱,只好埋没在州里。高永昌占据辽东地区,他知道王政有才智胆识,想任用他。王政认为他不会成功,辞谢不赴任。高永昌失败后,渤海人争着把高永昌捆起来作为功劳,王政却悄悄独自退走了。金吴王完颜阇母听说后很惊异,报告了金太祖,于是任命王政为卢州渤海军谋克,随从攻破白霫,攻下燕云地区。及至金兵征伐宋朝,滑州投降,留下王政为安抚使。先前,很多州投降后,州民又杀掉守将,挂上宋朝的旗帜。这时,人们都为王政担忧,王政说:“如果有利于国家,即使被杀而死,又怎么能逃避呢?”宋王完颜宗望很佩服他的胆识,对他说:“为国家而死,可以有利于子孙,你的话很对。”王政只率领数名骑兵到州中任官,当时百姓多因为饥荒沦为盗贼,从而犯法被抓。王政都予以释放,并调出官粮赈济贫困的人,州中百姓都很高兴,不再反叛。周围的郡听说后,也有很多人归降。宋玉完颜宗望把王政召到营中,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以为你被杀死了,而你却成功了。”慰劳抚谕了他。金太宗天会四年,被任命为燕京都院同监。不久,又任命为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改任为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库。当时,军事行动刚刚停息,仓库没有制度,掌管仓库的官吏趁机作 * * 犯科。王政到任后,明确会计制度,严格物资进出,库中金、帛虽然堆积如山,但进出物品却无丝毫差错。吴王完颜阇母曾和他开玩笑说:“你任官已很久了,却仍然很贫困,没有富裕起来,这是为什么?”王政回答说:“臣下以杨震所说的四知来约束自己,怎么会不贫穷呢?”吴王笑着说:“刚才说的只是个玩笑。”以黄金一百两、白银五百两以及自己所乘的马送给了王政。天会六年,被授予左监门 * * ,历任安州刺史、知檀州军州事、户吏房主事。金太宗天眷元年,迁升为保静军节度使。在任上退休,去世时,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