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邓 * * 文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三,你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2)隋朝;进士。

(3)开办新式学堂;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