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远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

3.下列与文中”殆不自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夫晋,何厌之有?

C虽董之以严刑

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留肆中饮食之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共其乏困

C晋军函陵

D朝济而夕设版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他们赚了钱以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⑵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⑶越国之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⑷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答案

1B

2、 D 

3、B

44、A

5、C

6、⑴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重点落实“剧”“所”“辄”)

⑵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重点落实“或”、“肆”)

1、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断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双音节词语。B项“生产”意思是“谋生之业”;A“聊”有“依*、寄托”的义项,“无聊”即精神无所寄托。C“觉”有“感觉、感到”之意,“自觉”就是自我感觉到,自我意识到。D项的解释,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

2、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中的两个“以”第一个是连词,来;第二个是介词,让。B项中的“其”前者解释为“她”,后者解释为“那”。C项中“乃”前者表顺接,才;后者解释为“这样”。D项两句中“与”都表是介词,跟,同。

3、宾语前置。A省略句C状语后置D判断句

4、使动。

5、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BD三项在原文中能找到相应的信息, 而C中“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说法有误,原文“吾愧吴翁、焦翁”,只是周维城的自谦之词,而非客观事实。

6、⑴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重点落实“剧”“所”“辄”)

⑵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重点落实“或”、“肆”)

参考译文: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正派人,他告诉我有关周维城的事非常全面具体,所以我为周维城作传记,留给以后修撰县志的人。周丰,字维城,祖先是绍兴人,有钱财。父亲名叫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纵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和产业,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在幼年,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他总是把父亲的脚抱在怀里。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嫁给他。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母亲倘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他在世时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会同样呼唤,大概是成了习惯,并不是自觉如此。

周丰四十二岁,经过吴山,有个相面的人斜视了他很久,拉起他的手,指给他看说:“这条纹颜色像丹砂,您恐怕有隐藏的德行,命该有儿子,富贵长寿和健康安宁,从现在开始了。”周丰做生意致富,有二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八十四岁死,正如相面者说的那样。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那谨慎宽厚的风度和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来告诉周丰,周丰赶紧叮嘱让货物原封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他像以前一样对待。高傅占告诉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帮助别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谁救起一个人,就给他一两银子。一共好几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们在铺子里住,给他们东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费送他们回去。这两位老翁,如今向富阳人打听,谁也不知道他们。周丰又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士君子啊!

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