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0分)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一 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会主要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维护法制权威和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情况的报告,审议国务院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安排及实施情况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等。

请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议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高二学生甲和乙,争论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的问题。“你说,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甲问。乙说:“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心主义嘛,当然也就是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世界观。”甲说:“我不同意这个说法,用唯心主义说明唯物主义,又用唯物主义说明唯心主义,这算什么回答呢。”

从给概念下定义的角度看,用唯心主义说明唯物主义,又用唯物主义说明唯心主义是否合逻辑?为什么?

答案

A.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主要体现有: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会议主要议程,表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其监督权。(2分)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说明其他国家机关要对其负责,受其监督。(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会议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报告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2分)

B.不合逻辑。(2分)正确地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是: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出现被下定义的概念靠下定义的概念、下定义的概念又靠被定义下的概念去揭示和说明,出现“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4分)乙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循环定义”,这使人们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概念中兜圈子,未能真正揭示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涵,因而是不合逻辑的。(4分)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