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3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l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集体企业城乡个体企业外资或中外合资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3)材料三中的“①”应该是什么类型企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

(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2分)

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2分)

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2分)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2分)

(3)国有企业(或国营经济)(2分)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或私有经济,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2分)

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先根据图表找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依据那段时间的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回答即可。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回答这个问时要注意从图表中先解读出1952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是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占主体,知道了这个变化,再看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本问主要是考查学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从时间类别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得出。第二问要回答的是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答出变化后,根据变化,结合当时的史实回答。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