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希文①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②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②敖仓:粮仓。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领:治理,管理。

B.希文乃纵民竞渡纵:放纵,任由。

C.又新敖仓吏舍新:修缮,翻新。

D.皆欲以发有馀之财发:分发,发给。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粟及募民存饷存饷:指开展救济工作。

B.文正乃自条叙条叙:指上书逐条陈述。

C.日无虑数万人无虑:没有忧虑。

D.两浙唯杭州晏然晏然:安然无事。小题3:对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殍殣枕路:饿死的人倒卧在道路上。

B.工作鼎兴:工作起来大有兴趣。

C.不恤荒政:不顾救济灾荒的政事。

D.嬉游不节:娱乐游玩不加节制。小题4:文段中提到的范仲淹,是         (朝代)的名臣,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           》,这篇文章是他应好友          之约而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中范仲淹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他的谥号为         ,选文段首的“皇祐二年”,其中“皇祐”是         。(每空1分,共7分)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

(1)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2分)

(2)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2分)

(3)荒政之施,莫此为大。(2分)

答案

小题:D

小题:C

小题:B

小题:北宋/宋朝、《岳阳楼记》、滕子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正、年号

小题:(1)吴地的人喜欢比赛划船,爱好诵经拜佛一类活动。

(2)从春天到夏天,居民全都从家中出来游玩。

(3)救灾工作的措施,没有比这些做法更重要的了。

小题:D(发,发掘,使……发挥作用。)

小题:C(无虑,大概,大约。)

小题:B(工作鼎兴,意思是大兴土木建筑工程。工作,土木建筑方面的事。)

小题:略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

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

掌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范仲淹上奏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