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 * * 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并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日:“为政何患?”对日:“患善恶之不分。”公日:“何以察之?”对日:“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日:“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选自《说苑》)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拨以陛下    (    )

(2)善言进,不善无由入矣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小题3:【乙】文中晏子说为政“患善恶之不分”。请引用【甲】文段中的话说明为政善恶不分的后果。(4分)

答案

小题1:(1) 给予 (2)那么(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1:(先帝)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和遗憾的。(2分)

小题1:(1)善恶不分将会“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善恶不分可能“亲小人,远贤臣”,将会导致国家倾覆,后汉就是例子。(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点2分,共4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问答题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先哲,去领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
(1)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出自《论语》、《孟子》?请举例说说。
《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孟子》中记载了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请填写下表。
姓名
主要思想
哲理名言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孟子
性善学说(向善):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恭敬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民本思想:“仁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曾领孟子搬了三次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无处迁”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按要求答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揭示画面含意并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