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孤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1.请逐条判断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妥当?如不妥,

请改正。

2.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埋放的石块有哪些规定?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除了采用钢管抽芯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比较

有用?

4.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有哪些?

5.按预应力品种可将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分为哪几类?

6.按锚固原理可将预应力张拉固体系分为哪几类?

答案

参考答案:

1.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妥当与否的判定如下。

(1)不妥。正确做法:在墩台基础中埋放的石块的厚度不小于150mm。

(2)不妥。正确做法:浇筑混凝土时应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3)正确。

(4)不妥。正确做法: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砂轮机切除外露的多余预应力筋。

(5)不妥。正确做法: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2.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墩台基础中埋放的石块的要求如下。

(1)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3)石块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

(4)石块应清洗干净,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1/2左右;

(5)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6)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石块。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除了采用钢管抽芯法外,还可采用胶管抽芯投金属螺旋管抽芯等方法。

4.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如下。

(1)具有刚性或半刚性;

(2)不允许有漏浆现象;

(3)管道预留位置正确。

5.按预应力品种可将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分为钢丝束镦头锚固体系、钢绞线夹片锚同体系和精轧螺纹钢筋铺固体系。

6.按锚固原理可将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分为支承锚固、楔紧锚固、握裹锚固和组合锚固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