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们赞誉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的我国科学家是 [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王大珩
D.容国团
答案:A
男,18岁,学生。咳嗽、发热1月余,多为干咳,下午3时发热,体温38.0℃,可自行退热,无咯血。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胸部X线片: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青霉素”治疗半月未见好转。查体:T37.3℃,消瘦,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节病
B.肺门淋巴结结核
C.右肺脓肿
D.肺部真菌感染
E.淋巴瘤
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__,其结构基础是图二中①②③④⑤所构成的______.
(2)反复经过B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______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______(填数字),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⑥______的参与.
(3)图一中D表示一段时间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狗对铃声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将______.
(4)该实验说明: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