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於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欲饮酒於子之家。”郄宛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己,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置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郄宛,杀之。国人大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注释]①宋:当时楚国北方的一个小国。②动胙者: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使者。胙,祭祀用的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行不町不孰孰:深思熟虑
B.害太子建,欲去之去:除去、去掉
C.屏王之耳目屏:摒弃、撇开
D.以说其国说:取悦、讨好小题2:全都体现费无忌行事阴险诡诈的一项是( C )(3分)
①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 ②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
③工说,使太子居于城父 ④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
⑤令尹好甲兵,子出而置之门,今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
⑥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9分)
(1)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3》)
(2)我且何以给待之?(3分)
(3)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3分)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1)楚平王为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很美丽。
(2)我将拿什么供奉招待他呢?
(3)以致他的宗族被诛灭,说的就是费无总吧!
小题1:C(遮蔽)
小题2:C(①③两项不对)
小题3:详见译文
参考译文:
行动不可不深思熟虑,不深思熟虑,就会像(人)跃入深谷,即使后悔也来不及。君子谋划行动考虑道义,小人谋划行动时谋求利益,(结果)反而不利。(假如)有人懂得不谋求利益实际上就包含着利益,那么就可以跟(他)谈论道义了。
楚平王个臣子名叫费无忌,嫉怕太子建,想除掉他。楚平王替太子建从秦国娶了个妻子,她长得漂亮,费无忌就鼓动楚平王强占为已有。楚平王已经强占这个女子,因而疏远了太子,费无忌又劝楚平王悦:“晋国称霸,是因为靠近小原各国。楚国地域偏远,所以不能同(晋国)争霸。不如(扩建)使楚同北部城父成为大的城邑把太子安置在那里,来谋求北方各国(的尊奉),您自己收取南方各国,这样就能得到天下了。”楚平王很高兴,让太子产居住在城父。过了一年,费无忌义诋毁太子建说:“太子建和连尹伍奢将凭借方城要塞在外谋反”楚平王说:“(他)已经做了我的太子了,还谋求什么?”费无忌回答说:“(他)因为娶妻的事怨恨您,而且自己把城父看做像宋国一样的独立小国。齐国和晋国又帮助他。(他)将要借此危害楚国,事情已经准备停当了。”楚平王相信了费无忌的活,派(人)逮捕了连尹伍奢,太子建出逃到国外。
左尹郄宛,受国人爱戴 无忌又想杀掉郄宛,他对令尹子常曰:“郄宛想请令尹您喝酒。”又对郄宛说:“令尹想到你家来喝酒,”郄宛说:“我是个(身份)低贱的人,不值得使令尹屈尊。(假如)令尹—定屈尊光临,找将拿什么侍奉招待他呢?”费无忌说:“令尹喜欢铠甲兵器,你把这些东西搬出来放在门口,令尹来了,一定会观赏它们,观赏完了,你就乘势把(这些东西)作为进献给他的礼物”等到宴享这天,(郄宛)在门口帷幕两旁放置铠甲兵器。费无忌于是对令尹说:“我差—点害厂您、郄宛想杀您,已经把铠甲兵器藏在门口了。”令尹派人去察看,真是这样。于是派兵进攻郄宛,杀死了他。国人非常痛恨令尹,连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人也都指责他。沈尹戍对令尹说:“费无忌是楚同的谗佞小人。使太子建出亡,杀害连尹伍奢,掩蔽国君的视听。现在您又因他的谗言杀害无辜的人们,从而招致严厉的指责,祸患很快就会来到您的身上。”令尹子常说:“这是我的罪过,怎么敢不好好地想法对付呢?”于是就杀死了费无忌,并把他的宗族个部诛灭,以此取悦国人。行动不考虑其中的道义,只知道陷害别人却不知道别人也会危害自己,以致他的宗族被诛灭,说的就是费无忌吧!
大凡邪恶的小人做事,开始的时候:互相帮忙,而到后来一定互相陷害。坚守道义的人却不是这样,开始时互相交往,时间越长越互相信任,最后更是互相亲近,后代把(这种做法)当做行为准则。